010-87163815

信用服务热线:

欢迎来到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官网~

您好,联系客服

©版权所有: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30102010794号   京ICP备18033800号   承办单位:华夏众诚(北京)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
>
倡导“三坚三守” 推进诚信建设——我国首次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倡导“三坚三守” 推进诚信建设——我国首次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62.2K
来源:
2023/02/09
浏览量
点击次数

记者3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财政部近日制定印发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我国首次制定全国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出台有何意义?对会计人员提出了哪些要求?记者采访了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

会计人员承担着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将会计人员作为职业信用建设的重点人群,要求引导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为规范。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长期以来会计职业活动实践中形成的职业道德要求进行总结提炼和大力宣传,引导会计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位负责人说。

此次制定的规范,将新时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总结提炼为三条核心表述,即“坚持诚信,守法奉公”“坚持准则,守责敬业”“坚持学习,守正创新”。

这位负责人介绍,三条要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第一条“坚持诚信,守法奉公”是对会计人员的自律要求;第二条“坚持准则,守责敬业”是对会计人员的履职要求;第三条“坚持学习,守正创新”是对会计人员的发展要求。

“规范提出‘三坚三守’,强调会计人员‘坚’和‘守’的职业特性和价值追求,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集中表达。”这位负责人说。

规范印发后将如何引导会计人员践行相关要求?

这位负责人表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

“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大力宣传规范精神,帮助广大会计人员全面理解规范内容,准确把握规范提出的要求,使其成为广大会计人员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这位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将规范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才培养培训项目中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引导会计人员深入学习和认真践行规范。推动高校财会类专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指导用人单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将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评价、选用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依法成立的会计人员自律组织可以根据规范制定职业道德准则。

此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还要积极营造良好职业道德环境。“加强典型宣传和警示教育,通过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激励广大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推动建立会计人员失德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加强对典型失信案例的警示教育,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行业风气。”这位负责人说。

推荐内容

江苏省苏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市商务领域社会法人信用奖惩管理制度》的通知
江苏省苏州市商务局关于印发《市商务领域社会法人信用奖惩管理制度》的通知各市、区商务局(经科局、经发委),局机关各处室:为促进商务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信经营,惩戒失信行为,促进全市商务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苏州市商务领域社会法人信用奖惩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苏州市商务局2017年9月13日(此件公开发布) 苏州市商务领域社会法人信用奖惩管理制度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守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
《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已经2002年8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市长刘淇二〇〇二年八月三十一日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信用建设,促使企业增强信用观念,促进本市行政机关信息公开与共享,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市行政机关对企业经营活动中有关信用
《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7月1日起施行
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十九号)《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规定》已由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19年5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9年5月30日全文如下第一条为了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的实施,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