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7163815

信用服务热线:

欢迎来到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官网~

您好,联系客服

©版权所有:商务诚信公共服务平台   |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30102010794号   京ICP备18033800号   承办单位:华夏众诚(北京)国际信用评价有限公司   

>
>
江西南昌创新食品安全领域信用分类监管新机制

江西南昌创新食品安全领域信用分类监管新机制

62.2K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1/12/13
浏览量
点击次数

  2014年以来,江西省南昌市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走出了一条“大数据+信用监管”的新路,迅速在全省、全国推广经验,形成了“南昌模式,江西样板”。中央深改办先后两次专刊刊登,2017年国家十三部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介,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南昌市在“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成果,在食品安全领域方面不断探索信用分类监管新机制,搭建运用了“南昌市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推行行业分类、信用风险分级,实施清单化、标准化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时效性、精准度,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5月,被国务院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简报刊登推介。

  创新举措一:实现一网覆盖,数据融合高效化

  在“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的数据融合基础上,南昌市继续运用数据化、智慧化手段,整合各类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横向数据,依托平台建立了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数据中心”,并贯通市、县区、基层分局三级,打造了一个畅通、快速的指挥体系,实现全领域、全过程、全方位监管。

  1.左右通联,打破部门信息壁垒

  南昌市以企业事中事后监管改革试点工作为抓手,建立了以食品安全监管信息为主的数据融合中心,归集了22家监管部门的综合监管信息(包含市场主体登记、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监管预警、银行信贷、司法诉讼等信息),导入“食品安全信用分类监管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做到了监管信息多部门共享共用,让监管人员更加综合全面地了解监管对象的情况,为分类监管、精准监管提供了数据支撑,截至目前,平台动态库中已建档的各类经营主体约50万户,其中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计11.8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档入库率达98%以上,基本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归集各渠道食品安全监管数据1600万余条。

  2.上下通达,打造三级指挥体系

  南昌市以地方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依托平台推动职能融合、机制整合、力量聚合,建立了“市级—县(区)级—基层分局级”三级指挥体系,把指挥体系覆盖至全市96个市场监管基层分局。日常监管中,市一级指挥平台负责调度全市监管任务,并向县(区)二级平台部署辖区任务,最终由属地基层分局三级平台受理处置。遇紧急情况,市一级平台可直接调度事发点最近的基层监管员迅速处置,并通过移动执法终端迅速反馈情况。

  创新举措二:构建一员多能,检查清单标准化

  1.以“去专业”形成标准化

  针对多部门合并后基层监管职能增加、人员专业特长不一的现实情况,平台以“去专业化”的形式,由各专业科室细化检查事项清单,以现有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为标准,根据信用风险监测,确定10类重点产品重点行业、13类常见违法行为和3类重点区域,对工作中各类监管指标进行细化,把涉及食品监管事项标准化、清单化,监管人员只需要以勾选方式就可完成复杂的检查内容,同时也让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基层监管人员掌握多领域执法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以网格化形成规范化

  将监管区域划分若干网格,每个网格与具体监管人员对应。监管人员在手机上根据标准化清单的指引,即可完成日常监管事项、任务接收反馈、日常查询等,实现市场监管全程数据化、留痕迹、可追溯,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监管效能。基层执法监管的大部分工作绩效,在平台上就能自动记录,解决传统考核模式中存在的突击化、形式化以及多头考核、基层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在平台中内嵌入协同办公系统、投诉举报任务分派、集群对讲等功能。通过多平台同步作业,实现数据共享、统一调度,提升日常事务及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创新举措三:构建一链监管,分类分级差异化

  相比其他市场监管领域,食品行业门类多、规模散、风险高,给做好监管精准性、协同性和规范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经过多年实践,南昌市探索出一条对食品企业进行行业分类、风险分级、快速处置的“信用+大数据”一链监管新路子。

  1.四色分类,通过数据建模实现信用风险预警

  一是将食品行业根据监管特点的相似性进行分类,创新分成餐饮、保健品、农产品、超市、糕点、散装食品等十大类。二是通过平台汇总食品生产经营者负面信息,负面信息包括责令整改、抽检不合格、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失信被执行人等。通过负面信息频次、风险程度进行信用风险建模。根据信用风险大小,用四种颜色(绿、黄、橙、红)将食品企业进行公示预警,截至2021年12月,系统通过大数据融合,共生成黄色企业1646户、橙色企业860户、红色企业491户。

  2.信用赋能,运用信用分类结果做到靶向监管

  根据食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科学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和力量,综合运用市场监管职能和手段,实施差异化精准监管,对问题企业强化监管,做到对守信企业“无事不扰”、让失信企业“时时不安”。其中,对绿色标注企业、以企业全面自治为主,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案件线索转办交办外,一般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对黄色警示企业,实行常规监管;对橙色警示企业,要实行重点监管,提高监管频率,及时对风险点进行提示;对红色警示企业,要实行严格监管,大幅提高监管频率,必要时实施现场检查,依法实施联合惩戒。据统计,2021年以来,因存在信用风险,共有11家企业被取消招投标资格,1家企业被取消政府性奖励,1家企业被取消守合同重信用公示资格,23家企业在贷款融资中受到限制。

  3.强化共治,创新宣传曝光方式提升监管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历来是消费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南昌市聚焦群众关注,充分运用信用分类结果,尤其是对信用分类为橙色和红色的企业,结合网友留言反馈,开展突击检查,对失信违法企业增加曝光,强化舆论监督,达到社会共治。一是与电视台合作开展“餐饮安全你我同查”网络直播,每月在“南昌市场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发起网友投票,选出热门商圈,选定商圈中人气较高但信用评级较差的餐饮单位开展突击检查,截至目前已开展6期,观看人数达1000多万人次;二是通过市场监管局官方抖音号开展“你点我查”活动,筛选抖音网友留言投选的热门餐厅和“网红”商超开展突击检查,通过抖音播出,目前已开展30期,网友观看700余万人次,点赞十万余次;三是通过开展线下“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活动,根据消费者现场点选或现场送检对相关食品开展抽检,抽检结果纳入信用评级。通过该种方式,不仅舆论监督的力度,更提升食品安全的社会宣传成效,让企业更守信、百姓更安心。

推荐内容

上交所:加大蒙面举牌、隐匿式易主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
记者从上交所官网获悉,上交所近日就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收购及股份权益变动信息披露业务指引》答记者问时表示,将从强化综合监管、实施联动监管、及时惩戒违规行为三方面,持续加大“蒙面举牌”、“隐匿式易主”以及要约收购和控制权争夺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  举牌后披露间隔从每5%缩短至1%  上交所表示,上市公司收购和5%以上的大额股份权益变动活动日趋活跃,已经成为资本市场日益普遍和常见的证券交
辽宁省将扩大负面清单加大政务失信惩戒力度
近日,辽宁发布的《法治辽宁建设实施纲要(2018-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负面清单制度,适时扩大负面清单管理适用领域。逐步实现全省所有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办理和集中监管。建立政务失信记录,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加大对政务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实施纲要》指出,健全地方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加强对立法项目
重庆:幼儿园违规收费将列入价格失信名单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物价局获悉,为加强幼儿园收费行为监管,保障幼儿、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日前发布《重庆市幼儿园收费行为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公办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幼儿园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收取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民办幼儿园保教费和住宿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幼儿园除收取保教费、住宿费,以及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外,不得再